第12章 第二个视频

应扶余Ctrl+D 收藏本站

“唐代制度中,如果百姓有冤屈,要去李世民陵墓前哭诉,在李世民去世许多年以后,他的曾曾曾外孙杜甫还写诗怀念,以舜墓地代指昭陵。

而且不仅仅是唐代,甚至在几百年后,宋代的爱国诗人陆游还写诗‘积愤有时歌易水,孤忠无路哭昭陵’,表达自己的壮志难酬,毕竟谁看着糟心的完颜构会不怀念贞观开元时期的睥睨万国呢?”

李世民不是第一次听天幕提起开元这个年号,完颜构是谁他倒不是很关心,但天幕对贞观持欣赏态度,想来开元也是一样的大唐盛世,如果承乾是年号永徽,那也就是说……大唐可能会连续出现好几位明君?

不就是子孙让人到昭陵哭吗,比起这个消息算什么,如果以后真有承乾和他后代不能决断的事情,他尽量托梦就是了。

李承乾松了一口气:就算这个听起来也很离谱,不过他就觉得自己不可能有招魂这种神奇想法!

酒醉的尉迟恭混沌地跟随天幕的思路走,陛下似乎是唐朝的太宗,陆游是宋朝人……中间有没有别的朝代他忘记了。

臣子想哭前朝的太宗陵墓诉本朝的冤,啧啧。宋朝的太宗看起来似乎不大行。

“并且关于隋唐粮食储蓄和继承问题,一个是《旧唐书》中说到过,隋西京府库可供养天下至今,说这话时已经是贞观十一年,也就是距离开皇末年过去三四十年,所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初唐是十分富裕的,另外一个就是《贞观政要》里记载,李世民和王珪说起隋朝的仓储如此充足,粮食够吃五六十年却落得亡国,这可能只是治世之君不太理解亡国之君的解题思路,但并不意味那些粮食放到贞观年间还能吃,那隋唐储粮技术可以领先世界几千年。

才被征召回朝的前太子中舍人王珪缓缓抬头,为什么别人都出现在陛下的功臣名单里,他的名字出现在谣言来源?

“我们可以从隋鼓励百姓移地和唐多次移都就食窥见,隋唐国家粮食安全危机始终存在。

杨坚留下那么多粮食却又令百姓饥荒,可能是他本人有仓鼠囤货属性,作为君主与百姓争利,国富而民弱,或许也有意追求文景之治画面的美好愿景,除此之外,隋粮食仓储制度执行的不合理以及运输艰难也是重要因素。

开皇时期的义仓因为缺乏政府权力有效监督,经常被豪强挪用,后来转由州县管理,而官仓则一直十分充盈,可惜隋炀帝法度严苛,官吏们畏惧灾祸,不敢擅自开仓赈灾,皇帝下诏开仓,也生怕放粮放多了会惹来杀身之祸。

而隋留下的粮食去哪呢了?

隋末起义首领李密、以及李唐阵营的李勣等人开仓赈灾,狠狠清了一波库存,至隋朝末年,这些粮食就几乎消耗殆尽。”

李世民本来还以为天幕的意思是回洛和含嘉仓还有超出他们认知却尚未被利用到的粮食,譬如她所说起的优越作物,可以凭此渡过几次危机,闻言虽然失望,却也只是无奈一笑。

他当初重视洛阳,也有希望用隋留下来的粮食收获民众之心的念头,有这种想法的起义诸军都是这么干的,文帝时期还时常赈灾,但后来却越发离谱,甚至杨广答应开仓赈济灾民,官吏们也不情不愿。

皇帝与官吏重粮不重人,官吏推诿拖沓,那百姓自然会拥立另外的君主来快速获取这些粮食。

而且哪个开国之君继承前朝时是府库空到完全没有的?

隋留下的是一笔何等惊人的烂账,国中百姓留于敌国者不计其数,杨广留下的钱哪够大唐高枕无忧?

“外有强敌、内有忧患,那么面对这么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初唐君臣是如何达成贞观之治成就的呢?”

“为了稳定社会治安,李世民把魏征等人派出去宣慰臣民,尽可能消除各地官员对待李建成等旧部的打压,救下了齐王护军李思行等人,而且削减内廷开支,放出内廷宫人数千,令房玄龄向名山大川投书,向上天祈福,作为禳弭。

毕竟天谴和灾异之学盛行的年代,这还是可以理解的,不能指望所有人都相信科学的力量,隋唐百姓乃至官吏,对待蝗虫还是敬畏姿态,可能在我们看来,灭蝗是州牧的正常工作,但在封建时期,勇于灭蝗的官吏是可以被记录下来的程度。

所以朝廷举行这种迷信行为也算是安抚百姓的一种姿态,是否祈福也反应君主是否关心受灾民众。

此外为了祈祷蝗灾消除、打消民众对于皇帝得位不正的疑虑以及对蝗虫的畏惧,李世民甚至当众生吃了有毒的蝗虫,对祈福而言没什么用处,但却极大鼓舞了人心,解决了政治民生危机。

要知道即便是开元年间民众思想有所进步,还是把蝗虫烤熟之后掐头去尾吃的,这一举动哪怕有作秀嫌疑,但一个君主能做到这种地步,也难能可贵。”

李渊大感震惊,但他不理解。

二郎做皇帝对自己这么狠吗?

蝗灾也不是贞观一朝有,别的皇帝再怎么祈福,也不吃蝗虫这种东西啊!

而且天幕说天谴是假的,皇帝祈福是迷信可笑,要相信科学力量?

一个知道君主生死祸福的女子告诉他们不能相信天神,然后反手就改变了天际的颜色。

她能不能先解答一下,她与天幕是如何到此的?

“贞观初年非常重视仓储防灾,唐朝的防灾仓库设置在继承隋代的基础上又有一些改变,李世民恢复武德年间被废弃的常平仓,方便调节粮价。

鉴于隋文帝时期义仓发挥良好作用,贞观之初,各州县设义仓,由州县掌管,每逢饥馑,开仓救济,不得挪作他用。

除此之外,还有兴修水利工程、收容难民,以金宝赎回灾民子女等。

不同于独夫杨广,贞观时期进谏纳谏之风盛行,不仅仅是各种天灾发生之后,皇帝会让臣子上书直言自己过失,在平时也非常注意纳谏,虽然偶尔被顶撞得受不了,也会和长孙皇后骂几句魏征是个该杀的乡巴佬,但还是能接受对方的意见。

魏征能成为贞观年间最有名的臣子,他的口才和勇气都功不可没,小小的身材却有大能量,李世民身材魁梧,面相威严,同僚畏惧皇帝的君威,但他却完全不管皇帝的脸面,经常把唐太宗气成河豚,本来李唐皇族就有高血压病史,也就是把魏征送走之前李世民身体比较好,否则很难不怀疑这病是被魏征气出来的。

不过相比于贞观元年萧瑀和陈叔达因为吵起来太丢脸而第一次罢相,魏征活着的时候,日常生活就是大风大浪又有惊无险。”

李世民面色一沉,高血压……或许在天幕女子的那边,是指太上皇偶尔会犯的风疾。

天幕背后之人不单单是对大唐熟悉,对他们患病似乎也十分了解,这对于他来说确实是个意外之喜。

不过天幕为什么总要延伸出一点没什么必要的细节?

就不能主要谈谈他是如何虚心纳谏的吗,和皇后这种夫妻私房话是可以大庭广众说的?

萧瑀和陈叔达这对老冤家正在研究天幕的文字和语言,思索今年春日应该如何应对天灾,结果忽然就被告知陛下要罢免他们。

就算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可他们对秦王夺位一直是默许甚至支持的啊,这么快就一代新人换旧人了?

裴寂和封德彝顾忌天幕现在说起大唐天灾,勉强没有笑出声来,但胡子捋了又捋的动作,微微颤抖的唇角却暴露了他们的真实想法。

皇帝安排记录的人多,几位宰相倒不必非要做这书吏苦工,裴寂假惺惺地小声安慰道:“不过是第一次罢相而已,左仆射不必伤心。”

第一次罢相……那保不齐还有第二次第三次,这种惊险刺激的为官生涯是很难得的,毕竟他就一直是太上皇的宠臣,连被人诬告谋反都没有被怀疑,日子过得枯燥乏味。

甚至做了陛下的司空,陛下也没计较刘文静的事情,将他列为封赏之首,对他十分看重,连最宠爱的长孙无忌也在他后面,完全没有机会体验萧瑀这跌宕起伏的晚年。

萧瑀面无表情:“晋惠帝羊皇后出身高贵,为奸人所害,亦五废六立,为臣者偶尔有过失,陛下想来也不忍心过分苛责。”

真是可笑,他身子骨还硬朗着呢,谁笑到最后尚未可知!

魏征也从记录中抬起头,疑惑地看了一眼陛下。

然而陛下却目光坚定地看向天幕,强行忽略了他的目光交流。

明明就在天幕第一次降临之后,陛下还特地设宴安慰他,操纵天幕的女子大概出身高贵,难免有五姓的傲气,连太上皇都不怎么瞧在眼中,让他不必介怀天幕重视出身血统、鄙夷魏氏的做法。

譬如房玄龄等人也不算是名门,但皇帝重视信任他们远胜于那些人,皇帝只考虑才干,不在乎出身。

在陛下的眼里,他从来都不是什么三姓家奴、太子逆党,出身寒微的小矮人,他们要做一对千古君臣知遇的榜样。

不过五姓人家贵族骂没骂他他不知道,但是陛下骂他他现在很清楚了。

可是为什么天幕要说他是生前有惊无险,怎么,难道他死后还要乘风破浪,也和陛下一样很忙吗?

作者有话要说:魏征:陛下,请打开麦克风交流

哭昭陵这个没有找到特别正式的史料,是因为我觉得比较有趣才写的,杜甫的诗是《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各朝代防灾治理的手段和政策是在不断向前的,不过愚昧者确实不在少数

萧瑀用晋惠帝皇后自比是编的,但我想香草美人,他应该也不反对这种比喻

唐粮食记载保存最长是九年,一般也就三五年,类似现代,我猜测马周说的可能是财帛?

如果要保存更久,大概就是一千年后马铃薯

隋文帝比他儿子时期赈灾更积极,官吏相对尽心,刘武周造反和杨广时期太守不肯开仓有关系

  • 背景:                 
  • 字号:   默认